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轻工正文

印刷企业如何突破微利困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6-11 浏览次数:58
  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原材料价格在动荡中趋涨,能源价格普遍看涨,而印刷工价要调高却很难,加息和通胀更在无形中削减了利润……印刷企业的综合成本不断增加,利润空间却越来越狭小。在这种行业生态下,印刷企业应该采取什么行动冲出这座微利之城?在《印刷经理人》杂志百期百人交流会上,印刷经理人中的精英人士围绕这个话题展开热烈的探讨、观点的交锋和思路的碰撞。
  
  微利围城,弃城还是坚守
  
  早在六年前,印刷业就进入了微利时代。近几年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人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让印刷企业的日子更难过。“北京书刊印刷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只有2.3%,还没有存款利率高。包装行业的利润率则相对高点,应该有十几个百分点。”论坛主持人北京印刷协会理事长任玉成感叹。
  
  身处微利的围城,印刷人该弃城还是坚守?“虽然是微利,但我们要坚守。我们相信方法总比困难多,总是有机会的。要挺住!要坚持!”广州市包装集团副总经理贺政国的一席话,让在座的印刷经理人很受鼓舞。“印刷是一个很好的行业,是我们这一生中可以坚守的行业。”惠普公司徐曼认为,印刷业并不像大家说得那么惨。“与外国同行比,我国超过一半的企业的毛利润是超过15%的,而欧洲、美国、日本的印刷行业的毛利只有3到5个百分点。与别的行业比,IT行业的竞争比印刷行业的激烈多了。”她说。
  
  印刷主业,强化还是多元
  
  在成本不断上升的局面下,印刷企业该强化主业还是多元发展?贺政国认为:“主业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一定要围绕主业向产业链的下游延伸。”徐曼则认为,两者其不同在于纵向发展还是横向发展。不管做什么,企业都要有核心竞争力,否则就可能丧失自己的特色。
  
  细数国内的印刷企业可以发现,不少印刷企业在强化和多元这两条路上探索着自己的发展模式。有的围绕印刷主业向上下游纵向延伸:雅昌集团通过“传统印刷+IT技术+文化艺术”的模式,为客户提供艺术印刷、艺术家数字资产管理、艺术图书销售、数字出版等综合服务;上海金汇通创意设计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从单纯的包装加工业务,延伸至以创意为核心的包装设计、生产、营销一体化业务;北京圣彩虹制版印刷技术有限公司从接单加工,发展到开店直销艺术品。有的则在与印刷无关的行业横向拓展:上海界龙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军房地产行业,东莞虎彩集团将触角伸到了啤酒和旅游行业,曙光印业集团则开起了当铺。
  
  上海伊诺尔印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培芬在交流会上介绍了公司的发展经验。她总结说,企业要做大做强,一要多元化,二要上市。她说:“伊诺尔有三大业务:票据印刷、账单商函制作、智能卡模块封装。我们在模块封装方面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一家,去年这块业务已经超过印刷主业。我们已开始着手上市。”
  
  成本消化,挖潜还是转移
  
  面对不断增长的成本压力,印刷企业该如何消化?任玉成认为,企业应该实行精细化管理,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企业都有挖潜的能力。
  
  说到深挖潜力和转移成本的做法,贺政国说:“我们要苦练内功,向管理要效益。我觉得要做好三个方面工作:第一,精心设计,流程再造,挖潜降耗大有作为;第二,大力推行数据化和标准化,执行一个标准,做出来的产品才能差不多;第三,在人员培训和绩效管理上做足工夫,人工要精简,设法把人留住远远比招很多人更重要。”
  
  通过科技创新也能降低成本。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广源提到,公司不断开展科技创新,针对客户需求研发一些适合自己企业的小设备和新工艺,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进行成本控制也是经理人谈到的对策之一。徐曼说:“中国的印刷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做得不好。我去过日本的公司,他们对每天的工作都有记录,比如说胶辊用到第30天,该换了,他们会记得清清楚楚。这样既控制了成本,又保证了印刷品质。”
  
  数字技术,拥抱还是等待
  
  而今印刷业在经历了“铅与火”、“光与电”之后,迎来了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时代。贺政国认为,企业要转型升级,谋求新发展,就要采用数字印刷技术。徐曼以自己的职业轨迹证实印刷企业“一定要做数字印刷”——来惠普之前,她曾在海德堡公司工作了12年。
  
  徐曼给听众举了两个数字印刷优于传统印刷的例子。第一个是:某印刷企业去年产值4亿元,其中1亿元是7台传统印刷机创造的,3亿元是20台数字印刷机创造的。7台传统印刷机和20台数字印刷机的价格差不多,但数字印刷机创造的产值却是传统印刷机的3倍。第二个是:东莞某外向型企业的老总分析,印量在3000份以下的订单,如用数字轮转印刷机做,比用传统印刷机做可省150个人工。
  
  “印刷业将来会往数字行业走,它其实不是一个传统行业了,而是一个IT行业。”徐曼抛出这样的观点。她举例说,美国的很多印刷企业,全部采用数字化管理,管理者用机器就可以自动分配印刷活件。而中国的印后被称为“女工印后”,大量依靠人工。如果企业把印后设备全部配齐,不仅可以实现自动化管理,也可节省不少人力成本。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